专用起重机

致力于产品的良好用户体验、有效的网络营销效果而努力

敲中国竹杠的后果就是4000吨级起重机10年只产3台!抢都抢不到

发布时间:2024-09-20 01:05:45 来源:专用起重机

  2024年3月7日,一则关于徐工集团研发出4000吨级轮式起重机,再破世界纪录的消息震惊了各国,这也是徐工第7次成功打破全球最大轮式起重机的纪录。

  如今在国际上,除了“中国制造”名声在外,“徐工制造”也逐渐声名鹊起,实则从2010年开始徐工就秉承着“敢为天下先”的魄力,大张阔斧进行了研发。

  但若着眼于整一个完整的过程走得并不顺利,能够说是在国外一阵阵嘲笑声中咬着牙进行着突破,之所以能取得当下如此辉煌的成就,就必须提到一位能力卓著的女性—孙丽。

  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,西方国家已前赴后继走上了“国之重器”的研发道路,履带式重型起重机就是各国着力研发的产物,它拥有将重物吊起并放置到指定位置的能力,这无疑依赖于科技手段。

  可想而知,明白起重机重要性的中国虽然有意研发,但无奈能力不够,起初只得向国外寻求技术帮助,可往往都是“热脸贴冷”,一些西方国家压根儿不愿搭理中国。

  他们无非是想要钱,所以当我国对起重机进行租借或进口时,西方国家仗着自己垄断了技术和广袤市场,总是狮子大开口“敲竹杠”,当年我国可谓有苦说不出。

  中国技术人员到达拥有重型履带式起重机的德国参观时,他们就像防贼一样,不允许中国窥探到任何有关技术,包括当年我国与荷兰合作沙特工程时,也被其技术人员轻蔑对待。

  好在西方国家的打击和言语轻视,并没有让中国偃旗息鼓,反而激发了国人的斗志,若想摆脱依附别人的困境,那就得秉承着“一心谋一事,才能成大器”的突破信念。

  2002年,身为徐工集团高级工程师的孙丽,接到了一项无比艰巨的任务,需要她对150吨履带起重机的塔臂进行研发,此举无疑是想让她填补中国这一领域的空白。

  彼时一直看不起中国的德国,已拥有了800吨的履带起重机产品,可中国仅有自主研发的50吨履带起重机,为了争一口气她毅然接下了组织的任务。

  就这样孙丽开始奔赴全国各地收集实践数据,晚上熬夜进行计算、设计图纸,在此期间她一直将德国800吨的利勃海尔履带起重机看作追赶目标,势必要尽快赶上其发展步伐。

  仅在一年以后便传出了好消息,徐工QUY150顺利问世,这也是被国人称为“中国第一吊”的重要产物,而当年孙丽主持建立的塔式工况应用成果,还被选进了行业教材当中。

  不过当时这一成果在中国眼里是一个非凡的成就,但一些西方国家并未放在心上,毕竟中国拥有的起重机重量,与自己国家的相比还差一大截。

  显然,西方国家对中国的轻视态度依然没有消散,但这丝毫没影响到孙丽和她带领的团队,接下来的时间众人联手又相继完成了260吨、350吨等多款产品的设计。

  最为重要的是,孙丽团队在一场场设计中对13种起重机臂架系统的设计全部建构完成,期间还解决了多项大吨位履带起重机,之前所存在的困扰我方多年的瓶颈问题。

  不过在2013年之前,中国2000吨以上的大型履带起重机,依然对西方国家具有十足的依赖性,包括售后服务等多方面皆受到对方的限制,这时孙丽不服输的精神再次爆发了。

  2010年孙丽带领团队主动请缨,开始大张阔斧的向千吨级起重机领域进发,势必要摆脱处处受国外影响的处境,毅然扛下了研发重任。

  在此期间,孙丽及其团队不再简单的着眼于履带起重机的吨级上,反而采取了新的技术为其增加更多的亮点,其中就包括一车多用技术,这也是属于中国在此领域进行的首创和适用。

  据悉,千吨级起重机研发整整花费了三年的时间,直到2013年徐工4000吨级履带起重机,才在山东烟台正式与国人见面,由此也标志着我国在此领域,彻底完成了华丽的蜕变。

  这款“国之利器”各方面都处在国际前沿水平,改变了某些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刻板印象,要知道这台能够吊起2000辆家用轿车重量的起重机,一问世就使国外同种类型的产品的报价降低了20%。

  西方国家面对中国的突破彻底傻了眼,自己多年精心垄断的超大吨位起重机市场,彻底成了一个笑话,原本能够进入中国市场的同种类型的产品反而瞬间成了“烫手山芋”,再也难以出手了。

  而且孙丽携手徐工集团各位人士并未止步于此,深刻认识到大吨位起重机设备会慢慢的被重视的重任,继续乘胜追击在起重机产业大型化领域不断攀越高峰。

  今年上半年,一款名为徐工XCA4000轮式起重机成为了新晋的“全球之最”,这再次证明了中国技术已引领世界起重机产业,走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。

  最为重要的是,此款起重机最大限度解决了吊装高度、作业安全、重载转场等多方面原本存在的领域痛点,尤其是弥补了中国风电行业所存在的短板。

  中国当下的千吨级起重机,无论是高性能柔性臂架技术,还是控制管理系统及主动安全技术领域,一直都在进行着提升和突破,很多方面都是某些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的存在。

  根据有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,徐工千吨级轮式起重机截止到2023年,累计交付量就达到了200余台,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无论如何也不敢设想的结果,是国人的拼搏让不可能变成了现实。

  由此也标志着,徐工集团之所以能够活跃在全球各大施工应用领域,还在于首创技术在国际上首屈一指,当然这离不开千千万万工程师和科学技术人员的努力,他们是真正的国家建设者。

  总之,一个国家想要在国际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,那就一定得依靠自身打造出过硬的技术,唯有如此才能够挺直腰杆,立足于波谲云诡的国际竞争漩涡当中。

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?

0 0

网友评论

管理员

该内容暂无评论

环球app下载地址扫一扫咨询微信客服
在线客服
服务热线
微信咨询
环球体育官网网站入口
返回顶部